被裁员后,他被迫走出舒适区,结果……

2019/08/18 技术管理 共 1834 字,约 6 分钟
拔菜集

舒适区内,很不舒适

2013 年第一次用微信时,发的第一张朋友圈照片就是关于舒适区的。惭愧的是,我一直以来并未有意识地践行。

主要的原因是环境太稳定了,从 2011 年初到 2018 年末,我在一家公司待了快 8 年,从一个程序员做到技术总监,全由我天生的内在驱动力驱动,根本不需要有意识地去扩展自己的舒适区。

直到 2018 年年底的时候被裁员,然后作为经理空降到现在这家公司, 8 年来第一次面对陌生的环境,才发现舒适区里是多么的不舒适。

团队的背景、文化、做事方式、面临的挑战,每个人的喜好、技能、性格,全是陌生的。我的前任在我来之前两个月就离职了,没有任何的交接。我的直线老板在美国,天高皇帝远的,也没法给我提供必要的支持。

偏偏我又是在工作上有很鲜明的风格,在生活中又不是善于社交的人。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就是一句话:我太难了。

于是,我和团队被逼着彼此去适应,而在这个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舒适区,以及挣脱舒适区后带来的舒适。

01 质疑心 vs. 好奇心

“你这个……不行吧?”面对任何新的做法、新的想法,很多人类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样的。

我们在生活中或者网上接触到任何新东西,只要嗅到一丝跟自己理解不一样的气息,立马就会质疑地排斥,或者冷漠地拒绝。很少有人会暂时放下自己的看法,一探究竟。

在人群中,质疑心更容易传递,只要有人对某件事产生质疑,其余不明真相的群众也会跟随,这种社会认同,在《影响力》一书中有所说明。

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人小的时候,只有好奇心,没有质疑心,随着年龄增长,好奇心日益减少,质疑心日益增长。这大概是因为人越来越缺乏安全感的关系。

为了产生安全感,质疑或者批评是不需要力气的,而好奇心则需要用力、刻意地保持。

质疑和批评对于团队的破坏力是巨大的。团队的多样性,不在于只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,而在于团队的人对彼此的差异性收起质疑、保持好奇。

批评的解药是好奇心。当事情变得艰难时,你要变得好奇,而不是批评。——《高绩效教练》

02 回答 vs. 倾听

有多少次,我们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,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知道对方意思了。

就算耐着性子听对方说完,我们也马上用自己的观点回应,甚至反驳,反驳完还为自己迅速的反应能力沾沾自喜。

就算是最有涵养的倾听者,也经常在听对方说话的同时,心里在想着要如何提问对方,或者如何回应对方。

这也是我在熟人团队里容易犯的一个错,这种错,在一个陌生的团队里会被放大很多倍。

而纯粹的、积极的倾听是一个需要用力的技能:对方为王,除了努力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意思,别无其它意图。

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是,我们为了回应而倾听,而不是为了理解而倾听。——佚名

03 评判 vs. 赞美

生活中看到有人闯红灯,我们就会想:这人素质低。评判他人是每个人的天性,而负面的评价更是顺手拈来。

团队里有一个小伙伴,因为工作经验比较少,代码基本功相对不那么扎实,这是我看 TA 代码后心里对 TA 的评判。

然而,当我我用心而真实地去发掘 TA 的优点,发现 TA 逻辑能力很不错,总是能把事情说清楚,而且工作上非常勤奋和上心,一天 8 小时下来,难得见 TA 歇一会。

如果我停留在评判的舒适区,它会蒙住我的眼睛,让评判占据我的心智,让我看不到事实。

让评判他人更糟糕的是,被评判者会感受到,然后他也会评判回来,这就走上一个不好的循环。

而用心地寻找他人的优点,并且真心地赞美,也会得到正面的循环。想想,你有没有过这个时候:被同事或上司肯定,走在下班路上,脚步都开始轻快?

那为什么不让同事的脚步也轻快呢?

OKR和KPI的一个区别就是:OKR不是关于评判下属,而是关于帮助下属成长。——迅

04 先思考后行动 vs. 先行动后思考

我们习惯于在行动之前思考,然而忽略了一个事实:我们所有的思考都来自于过去的经验。

那么,为什么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进行思考?对于未尝试过的东西,你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这时候,需要先行动,让行动带给你思考的资本。

我今年最大的额外行动在于开始日更写文章,当时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要日更,或者日更有什么用。但是它触发了我一系列的其它行动。

先是花了无数个周末,写了一篇关于质量的 Gitchat;然后把提纲整理整理,到 Worktile 的敏捷大会上分享了一个小时;通过大会,认识了不少有意思的人。

我相信后面还会有故事发生,而那些故事根本不是能思考出来的,行动了才会有不一样的风景。

我们要先像领导者一样行动,然后才会像领导者一样思考。——《逆向管理》

结语 做一个待在舒适区就很不舒适的人

结语是小波老西朋友圈的一句话。

走,探险去!

文档信息

Search

    Table of Contents